湖南洞口:拥有千年历史,这个神秘的瑶族祭祀舞,亮相中国非遗展演
洞口县文旅广体局
2023/3/2 11:25:56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
第十三届“中原古韵——
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幕式
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举行
作为湖南省选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
粗犷雄武的洞口瑶族祭祀舞蹈“棕包脑”登台献演
让现场两万多观众领略到了
富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
赢得场下掌声一片
本届非遗展演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周口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本届非遗展演秉承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理念,旨在积极弘扬非遗的时代价值、展现时代风采,践行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推动非遗尽快融入现代生活,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舞台上
表演者头包棕片、身缠万寿滕、手舞木棍
为游客现场表演了
粗犷豪放、原始古朴的“棕包脑”舞
展示了瑶族先民不畏强暴
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刚毅性格
既有舞蹈特征,又具戏剧色彩
据了解,“棕包脑”是一种流传于洞口县长塘瑶族乡、月溪镇、渣坪乡一带瑶寨山乡的瑶族祭祀舞蹈,表演粗犷雄武,舞者手持棍棒,屈膝深蹲,棍棒飞舞,敏捷有力,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因舞者用棕片裹着脑袋而得名。
来源:洞口县文旅广体局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注册用户,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宁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200664305@qq.com)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