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资讯 隆回杨求昭:从深圳写到景德镇 打工路上书画相随

隆回杨求昭:从深圳写到景德镇 打工路上书画相随

红网 2020/9/2 9:55:07

杨求昭在陶瓷上作书画。

杨求昭的画。

杨求昭的书法。

杨求昭的陶瓷作品。

红网时刻通讯员 杨贵新 隆回报道

他是大山里的穷苦孩子,凭借一支笔,写出精彩人生,不仅走出了大山,而且从深圳写到了景德镇。

在景德镇,美协和陶瓷研究所为他提供了两处书画工作室,他在瓷器上创作了成百上千件书画作品;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曾为他举办了首届个人陶瓷作品展。

他就是隆回县高平镇上坪村杨求昭。

杨求昭,号亚卓,1987年出生,大专文化,目前在江西某上市企业任职。

写不了小字写大字

杨求昭家境贫寒,他从小体弱多病,由于没钱治疗,生病发烧时,父母给他喂淘米水磨石膏退烧,肚子痛用竹筒拔火罐止痛……

5岁那年端午节,杨求昭跟邻居到屋后摘粽叶,不慎从山坡摔下去,导致右手关节骨折;因家里太穷,没钱上医院治疗,父母请了当地的土郎中,未做任何防护措施,在骨折处用力扯几下,痛得杨求昭死去活来;然后绑两块树皮固定,就算做了手术,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折磨了杨求昭好几个月。骨头自然愈合后,导致右手变形,杨求昭小时候不敢穿短袖,因为右手关节错位严重,随着天气变化还会疼痒。二十多年来骨头严重压迫神经,直到2016年做了神经移位手术,很庆幸没造成太大的残疾,只是握笔手会抖,永远也写不了小楷。爱好书法的杨求昭,写不了小楷就写大字。

杨求昭从小爱好书法,八九岁的时候,蹲在桌前的板凳上,小手攥着毛笔,颤抖地尝试着在废报纸上写下第一个笔画时。写大字很废笔墨,由于家境贫苦,家里总是过着节俭的生活,平时的生活来源靠种地、采药、制茶、织草鞋、砍柴去卖。奶奶挑一担柴6块钱卖给村里的豆腐坊,1元钱买2块豆腐全家“打牙祭”,剩下5元钱给杨求昭买一盒“纸钱”用于练字。10来岁的时候写字在周围就小有名气,邻居家新买的箩筐等工具除了叫杨求昭帮他们署上名字防丢以外,还写上“五谷丰登”之类的寄望语。

上初中时,老师印刻试卷都要杨求昭抄母版,出黑板报,书法长进更快,从此,杨求昭痴迷上了书法。

打工路上书画相随

2006年,杨求昭大学毕业后,到深圳一家塑胶厂上班。该厂离深圳布吉的大芬油画村很近。书画艺术氛围很浓感染了杨求昭。因要上班,杨求昭忙里偷闲,利用清晨和晚上22点以后,坚持练字、画画。

2007年,一些画廊找杨求昭写一些作品放店里,那时候香港人很喜欢字画。有次画廊老板急急忙找杨求昭,说店里来了位老板指着墙上的字画要见杨求昭,原来就是山东艺术学院的老师,后来成了他国画师傅。2008年,在深圳富士康工作,中秋节举办文艺比赛中,杨求昭获得了书法第一名的成绩,郭台铭总裁亲自颁的奖。

在201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为庆祝回归纪念日文艺活动中,杨求昭获得三等奖。

一直都是边工作边从事书画创作的杨求照说,他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从未因时光流逝而变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因为喜欢,杨求昭的闲暇也更多给了书法。

一次手术成就两手写字

2016年工作地迁到了江西,开始忙得不可开交,但杨求昭每天晚上还是会练习一两个小时的书法。直到8月份,杨求昭右手突然握不稳毛笔,三根手指不受控制了,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杨求昭的第一反应是手术把握有几成,手术后还能不能拿笔。手术后恢复缓慢,性子急的杨求昭有点担忧,突然有了练习左手写字的想法,每天都练。因为有书法底蕴,很快就适应了左右握笔,并且左手写出的字很耐看,杨求昭自己也很喜欢。

2018年,杨求昭送了幅书法作品给朋友,她很喜欢,高兴地看了许久说:“杨总,你的字写得这么好,何不去景德镇看看”?

于是,杨求昭周末去了景德镇,市场里的陶瓷逛得眼花缭乱的,根据无法了解陶瓷的工艺。走到市场最里面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门店时,一位艺人手握毛笔在往陶瓷胚上画画、题字吸引了杨求昭。

杨求昭说:“师傅,可以让我试试吗?”师傅回答:“你会画?”后来才知道他是景德镇美术家协会的秘书长,景德市美协和陶瓷研究所后来给杨求昭提供了两处工作室。

在胚上作画的颜料是用高山上的一种岩石研磨成粉末再加的液体,笔锋很难画得动,而且干得特快,每一笔下去都不能修改,开始很不习惯,但多画了几下很容易就上手了,这多年的基本功发挥了优势。

在景德镇,杨求昭成了小有名气的名人,人们见到他都称他“老师”。杨求昭除了爱好书画,还喜欢摄影和写作,《天就快亮了》《远方的你》等作品在《青春岁月》、红网等媒体发表,著有《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一书即将出版发行。杨求昭更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在即将开学之际,他为石门县捐去5000元教育基金,之前曾为家乡和全国多地捐款。

阅读 342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