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资讯 传奇邵商:从“挑货郎”到“国际邵”

传奇邵商:从“挑货郎”到“国际邵”

政协云 2024/3/24 18:42:41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湘中小城邵东曾是湖南最不发达的县之一,也是湖南人均耕地最少的县,地少人多,资源匮乏。穷则思变的邵东人走出一隅,另谋出路,成为中部地区最早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群体之一,也成为最初的邵商。

风口逐风,潮头搏浪。创业之初,这群来自邵东的挑夫走贩,起早贪黑,风餐露宿,一根扁担挑货,一片地摊卖货,一路吆喝,设场立市——不怕苦、不怕丑,甚至不怕死,把打火机、箱包、纽扣、小五金等商品,卖到全国各地。

图片

每年邵东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达150亿只,占全球产量70%。

漂洋过海,谋业兴业。上世纪80年代,从东南亚到俄罗斯,从非洲到欧美……这群敢闯敢拼的“宝古佬”,把货卖到东盟大市场,成为世界的“游商部落”,用脚步勾勒全球商圈。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邵商。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与壮大,凭借勤奋、创新、务实、团结,邵商已是湘商中的一支商业劲旅,成为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活样本。

创新求变
打火机“点”亮五大洲

3个打火机里就有2个来自邵东——每年邵东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达到150亿只,占全球产量70%,连起来能绕地球20圈。更值得一提的是,邵东不仅承包了世界级的“点火”生意,还将1元零售价保持了20年。不涨价的背后,是邵东人务实拼搏、创新求变的精神特质。

“在行业里,我们已经做到了价格和使用性能上的‘天花板’。”邵东市政协委员、吉利打火机制造有限公司经理徐志和自信满满地说,未来10年,没有可超越的替代品。

图片

邵东吉利打火机制造公司生产车间。

自信的背后,是“邵东制造”的实力和底气。

2012年,大学毕业后想创业的徐志和因“家里需要”,加入了家族的打火机事业。

几乎是同样的年龄阶段,徐志和的父亲徐寿春在当年也做着自己的人生选择。上世纪80年代,徐寿春登上了没有座位的绿皮火车——一根扁担,两个袋子,各装50斤小商品,货车开到哪里,货就卖到哪里。这样的卖货生活,徐寿春过了10多年。从东北到云贵川,从挑货郎到摆地摊,他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货品,发现打火机卖得好,便决定回老家生产打火机。

“我父亲这一代,靠的是一股拼搏精神,东西卖掉了就进货,继续往外走、往前行。”徐志和说。

2000年,徐寿春回到邵东创办工厂,从买配件自己做,到请师傅、升级技艺,带动全村人一起组装打火机。

从创一代到创二代,徐志和与妻子的加入,为家族企业注入新活力。创业初期,为了抓住外贸客户,徐志和常常为了等消息不敢睡觉,“随时等着,及时回复”。创业10年,徐志和也形成了自己的“创业经”:创立品牌,申请专利,通过技术升级推进产品标准化改造,拓展市场直接对接客户和订单。2022年,吉利打火机出口额达1286万美元。

“邵东打火机能做到全球第一,不是‘吹’出来的,是扎扎实实做出来的,算一个奇迹。”邵东打火机协会会长吕省华介绍,通过产业集群、品牌建设、自动化升级,如今邵东打火机年产值近200亿元,出口的50多亿只打火机从邵东运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点”亮全球五大洲。

勇于开拓
箱包出海与转型升级

与徐志和一样,同样受父辈影响的邵东市政协委员、湖南景悦箱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蓉,在2009年大学毕业后,就选择从事箱包销售。

创业之初,黄蓉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开箱包店专做外贸。来的客户大多是外国人,有时没带翻译,黄蓉只能“手舞足蹈”比划,这样接洽订单“简直就是折磨”,为此她果断报了夜校。白天开店,晚上进修,通过大半年的商务英语学习,黄蓉能够与客户顺畅沟通了,慢慢积累的客户也越来越多了。

邵东是我国重要的箱包生产基地,货运站每天都有几十辆大货车,装载箱包送往广州、深圳、义乌、宁波等地,通过外贸公司出口到国外。

图片

在湖南景悦箱包股份有限公司仓库,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箱包的质量。

“父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起步平台,新一代的年轻人一定要勇敢开拓新销路、寻找新商机。”2014年,黄蓉回到邵东,成立了一家工贸一体的箱包进出口公司,“打造邵东箱包品牌,勇敢走出去”是她的目标。

“没什么好怕的,就是闯嘛。”同样做箱包生意的湖南醇龙箱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刚清,也有着一股子闯劲。20多年前,他高中毕业后只身前往贵州打工。摆地摊,雨伞、服装都卖过;租个小铺面,销售箱包、领带、手表,老家邵东什么产品好卖就卖什么。

2006年,李刚清回到邵东做箱包加工。当时,邵东箱包行业十分“内卷”,箱包生产多为代工,企业回款难,多家工厂面临倒闭。但李刚清逆势而上,成立家庭小作坊,从下料、产品设计、包装到销售都亲力亲为。

图片

醇龙智能包参加国际展销,受到国外客户欢迎。

从传统渠道到网络销售,李刚清不停地寻找商机。2008年,来自埃及客户的一笔网络订单,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一手抓研发,一手抓市场,2016年,李刚清创立“醇龙”箱包品牌,专注于国际箱包研发。如今,他公司生产的箱包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邵东建成全国最大的智能箱包生产基地”是李刚清的梦想。在他看来,传统箱包产业必须转型升级,通过整合科技创新人才和研发力量,以突破智能制造瓶颈。2021年2月,李刚清投资2.6亿元在邵东建设了现代化厂房,主打智能箱包的生产研发。

如今,邵东成为全国皮具箱包生产基地,邵东箱包畅销欧美、东南亚,书包销量占全国70%以上市场份额,智能箱包产销量居全国三强。

抱团掘金
从提篮叫卖到全球买卖

从“挑货郎”到“国际邵”,邵东人勇闯东盟,成就了“十万邵商走天下”的传奇。

1992年4月,邵东商人李朝晖进购了4000余元的服装、五金、小电器等200斤货物,装在两个特大号的牛仔包里,坐上火车,前往老挝。从长沙到万象,路上要转车、颠簸一个星期。来到老挝,李朝晖发现遍地是机会——日常生活用品在老挝很受欢迎,摆摊卖货利润可观,但艰辛异常。

当时,在老挝的邵商,依旧是“挑货郎”,有时一天要走六七十里路,走到哪卖到哪。没地方住,便把席子摊在别人的屋檐下睡觉,吃饭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生意渐渐越做越大,后来,李朝晖的店成为来老挝打拼的老乡们的落脚点。“亲带亲、友帮友”,邵商抱团发展,在老挝逐步形成产业链,也形成了“人才链”。老挝MKE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良双自2007年到老挝经商,瞄准手机销售市场,带动了100多名亲友到老挝做手机生意。

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不到10年,有了一定积累的老挝邵商,开始合伙从国内运货到老挝卖,并进军摩托车、手机、农机、百货等行业……在湄公河畔,邵商逐渐在东盟站稳脚跟。

图片

位于邵阳市的东盟科技产业园,正在打造对接东盟的新平台。

开商铺、建工厂、组商会,从20年前带着数百万元的箱包、五金前往东盟卖货起步,泰国湖南商会会长、隆源集团董事长刘纯鹰通过建设泰国湖南工业园,打通了邵阳对接泰国的通道。2019年,他又联合老挝、越南、缅甸等商会力量,在邵阳建设东盟科技产业园,打造对接东盟新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邵商回乡投资兴业,找到新的“蓝海”。

既有骨子里的韧劲,也有相互间的扶持。如今,超10万邵商遍布东盟10国,活跃在老挝的五金、家电、手机、数码机、摩托车、柴油机、服装、箱包等市场。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邵商”。邵商走天下,从“提篮叫卖”到“全球买卖”,靠勇、靠勤、靠变、靠帮,赢得一片新天地。

“哪里有邵商,哪里就有新市场”。邵商创未来,从引凤还巢到邵商回归,前赴后继的新邵商正在书写新未来。


文章来源于政协云,作者湖南政协

阅读 223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