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湘军楚勇的发源地,由于地处湘西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新宁境内也是战事频频。据《新宁县志》记载,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新宁境内的八峒峒长 杨文柏,不满明王朝对峒民实行的“来者必抚之以德,未来者必申之以义”的“剿抚兼施”政策,集中上千瑶民揭竿而起,攻取当时的新宁县城。这次瑶民起义历史上称之为“杨文柏起义”,起义遭到明朝总兵 李震 和 李景 重兵镇压,起义失败。
新宁人对压迫自古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继明朝“杨文柏起义”之后,清朝总共在新宁境内发生了三次比较大的起义事件,其中有二个起义是和我们新宁境内的瑶民相关。为什么清朝的时候新宁境内八峒地区的瑶民老是起义呢?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讲述一下这2次历史上著名的瑶民起义,欢迎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们补充雅正。
清道光初年,清王朝任命八峒瑶民 蓝余年 为土司,“以夷治夷”。蓝余年 做上土司以后,与新宁当地清朝官员同流合污,欺压百姓,为此瑶民深恶痛绝。道光十四年(1834年),麻林峒民 蓝正樽 与 陈仲朝、雷克绍 联名上告蓝余年的不法行为,结果官府不但不追究蓝余年的罪责,蓝正樽 等人还受到报复。蓝正樽躲避在圳源峒,与 陈仲朝、张永禄(九龙寺和尚)以入青莲教为掩护,招兵买马,密谋举义。经过2年的精心准备,道光十六年二月初五,蓝正樽 聚众3000多人在九龙庵起义,号称“卫王”,改元“刚健”,封官拜将,布告王政,进攻武冈城。后来因为中清兵诡计,遭内外夹击,起义失败。
关于新宁县境内发生过的哪些起义事件,建议大家找笔者分享一下《新宁县志》。笔者收藏的这版《新宁县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新宁县政府于1995年组织编撰的第一版《新宁县志》,里面收集和整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素材,包括大家平时难得一见的历史老照片和各种历史统计图表。《新宁县志》是研究新宁县历史和了解新宁人性格特点的百科全书,对新宁当地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很值得仔细阅读。
笔者有《新宁县志》可以分享给大家
继 蓝正樽 的起义失败以后,新宁境内的黄卜峒瑶民 雷再浩 与广西全州庄塘(现在资源县)人 李世德、新宁人 李辉 共谋反清。他们以“青莲教传徒”为名,组织“棒棒会”。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六、七月间,棒棒会发展到了上万人。雷再浩、李世德 计议:“分踞楚粤,挑衅起事”,如果官兵攻打广西的李世德,那么新宁的雷再浩必须出兵援救,同样,如果官兵攻打新宁的雷再浩,那广西的李世德也要出兵援救。雷再浩在黄卜峒起义做准备的时候,乡绅打探到了情况,秘密进入新宁城内高密。雷再浩知道起义已经泄密,于是聚众上千人,分营封将,提前起义。九月十日,新宁举人 江忠源、廪生 邓树方 率领乡勇进行围剿。十二日,新宁知县 李博 带领官兵直接扑杀到黄卜峒。
雷再浩因为是仓促起义,黄卜峒的防御并没有做稳固,被官兵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雷再浩 带领余部赶到庄塘与李世德合营。起义军转站在湖南和广西的边界附近,此后,响应起义的民众越来越多,起义军也多次重创清兵的乡勇。雷再浩后来因为部属的叛变,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十二月二十六日被官兵抓获,起义宣布失败。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注册用户,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宁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200664305@qq.com)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