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和心脏射频消融术
隆回视窗
2020/12/5 10:58:36
技术拓展!我院成功开展首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和心脏射频消融术
技术拓展,源源不断;高新手术,推陈出新。
学科发展,百花齐放;两个首例,同时出院!
12月1日,隆回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35床戴某和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22床阮某同时出院。
11月29日,隆回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和介入团队在开展2000多例心脏介入治疗后,成功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到一名“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体内。至此,医院成功开展首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今年57岁的患者戴某,平素自觉身体健康,1年多以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因为是在上坡上楼时才感觉明显,休息后可缓解,没有明显影响日常生活,患者一直没有重视,近一周来因为家中修房子劳累过度,感觉胸闷、气促明显来医院,体检时发现心动过缓,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最长RR间期长达4.5秒,平均心率只有41次/分钟,有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指征。
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11月29日下午,我院业务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小军、副主任戴斌、主治医师王苏燕在介入团队的密切配合下,穿刺右侧股静脉成功后,植入6F股静脉鞘,沿鞘送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心室,同时成功穿刺左侧锁骨下静脉2次,引入2根导丝,沿穿刺点切开左侧锁骨下皮肤,制作起搏器囊袋。在DSA 引导下置入血管鞘,沿鞘管将主被动电极分别放置于右心室中间间隔部和右心耳部,然后将双腔起搏器脉冲发生器与电极导线相连接并埋入皮下。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平稳。
该项手术的成功开展对医院心内微创介入技术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填补了县内治疗心脏电生理介入技术上的空白,标志着医院介入团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是当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通过置入心脏起搏器,利用起搏器发出规律的脉冲,维持正常心脏跳动和射血功能,以达到挽救生命,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
据了解,自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置入人体,起搏器在成功地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起搏器的成功置入标志着我院心内微创介入步入新的台阶,为患者解决了舟车劳顿前往省城大医院就诊的辛苦,将为更多的心脏病患者造福。
家住北山乡塘托村38岁的阮某,是个可怜人:2003年,21岁的阮某因为“视网膜色素病变”引起视力逐渐下降,2008年病情加重,年纪轻轻便彻底双目失明,阮某的家庭也因病致贫,才十多岁的儿子只能出去打工自谋生路。
正所谓“麻绳专挑细处折,厄运专找苦命人”,一年前阮某又反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阵发性、无规律心悸,每次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不等,休息后又自行好转,当时未引起重视。后因发作频繁,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无奈之下,患者及家属慕名找到医院业务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小军,查心电图结果显示:“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结合病史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等分析,王小军主任认为患者有射频消融术的适应症。
11月29日下午,手术在医院介入科的导管室进行,医护团队密切配合,通过微创介入手术,首先在患者体内找到相关的位点,进行电生理检查,标出靶点,并放电消融120秒,术后观察10分钟,再行心内电生理检查,体表心电图未见预激波,反复多窗口、多通道刺激均未诱发心动过速,消融成功。
术后,患者阮某高兴地说:手术前心跳快,一阵一阵地,发病也没有规律,做了这个手术,觉得心里平静了、没有之前的症状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而频发的心悸可能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传统的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差,而且易反复,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者动脉送至心脏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机凝固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技术。
据了解,心脏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次利用心脏射频消融术来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我县首例。射频消融微创手术的开展,将为医院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带来福音。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注册用户,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宁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200664305@qq.com)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