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至19日,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行11人来邵考察调研《早安隆回》现象,探讨《早安隆回》火爆全网的深层原因,探索基层文化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规律。
截至目前,《早安隆回》全网点击量已经突破1300亿次,不仅让人们心头的疫情阴霾随歌飘散,而且一夜之间让地处湘西南的隆回县变得家喻户晓,被誉为“神曲”“天歌”。一段时间以来,《早安隆回》为什么火,为什么在隆回火,这种火可否复制,成为人们普遍关心关注的焦点。
3月14日下午,省社科院调研组与我市文艺界和社科界专家举行座谈,初步听取我市相关专家对《早安隆回》现象的多维解析。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早安隆回》现象是我国新时代优秀文化产品、文艺作品强大生命力的生动例证,是我国基层文艺工作者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是网络深刻改变人们生活的生动标本,是音乐与体育发生跨界影响的生动榜样,对其背后的文化渊源和地方经验予以规律性摸索总结,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3月15日至19日,调研组深入隆回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开展现场调研,走访了《早安隆回》的创作者袁树雄,参观了当地丰厚的文化遗存,考察了隆回文旅融合状况,其中重点对隆回的文化运行机制、浓厚基层文化氛围和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
“回去以后,我们将尽快形成调研报告和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的内参,力图通过解码《早安隆回》现象,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兴盛贡献社科力量。”调研组负责人向志柱研究员表示。
来源:邵阳日报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注册用户,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宁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200664305@qq.com)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