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我只干这一件‘橙’事,而且一定会干好!”3月17日,新宁县金石镇月汉村的徐小龙翻阅19年前的笔记,重温初心。
19年前,他舍弃广东惠州公司,携巨额资金返乡,重操父业种脐橙。19年来,他不忘初心,让脐橙成为强村富民产业,打响了崀山脐橙品牌,并将崀山脐橙送出国门。他荣获多项荣誉,不久前入选“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
种出儿时脐橙味道
新宁脐橙曾一度享誉中外,但本世纪初因故陷入低谷。
2005年,徐小龙毅然返乡,创办新宁县龙丰果业有限公司。他接过父辈用过的锄头、剪刀,种出了儿时的“橙味”。
当他积极推广“深草栽培,生物治虫,施有机肥”时,父老乡亲却不认同。于是,他决定自己动手建示范园,做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
2006年至2019年,公司先后投入资金3600多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和承包现存果园的模式,创办5处标准化示范果园,面积243.3公顷。
公司长期与中国科学院柑橘研究所、西南大学“联姻”,先后培养了200名中高级技术人员。徐小龙组建的4支专业化技术服务团队,为果农服务累计超过4.8万人次,技术输出覆盖了全县8个脐橙主产乡镇约2.8万公顷果园,24237户果农与龙丰果业签订了技术服务和果园投入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合同。
标准化生产的推广运用,效果立竿见影。2012年开始,新宁脐橙品质终于有了质的变化,市场平均价格接近赣南脐橙,每公斤3.6元,线上销售特优果达到每公斤20元。橙果变“金果”,特优产品甚至实现了从“论斤卖”到“论个卖”的转变。
延伸链条提升价值
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利益分配是不均等的。增值空间大的,多半在链条的中高端加工和营销环节。农业产业发展,很难摆脱这个模式。
徐小龙决定带领新宁广大果农蹚出一条产业富民之路。虽然犯过不少愁、受过不少苦,但他知道:成功的捷径,莫过于毫不犹豫地踏上最艰难的道路。
为了凑足4000万元资金,开发产地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新建脐橙产品加工、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基地,徐小龙匆匆转让了夫妻俩辛劳一二十年才在广东惠州置办的唯一房产。
资金慢慢凑,基地持续建。徐小龙花了8年时间,现在基地初具规模。第一期,龙丰果业购买政府出让地3.3公顷,修建全钢架式加工车间8000平方米,并购置了2条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脐橙分选加工生产线。第二期,在2017年才动工,3栋全钢混结构厂房,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一、三号楼作加工车间,二号楼作冷链物流交易中心。
这两期工程完工后,龙丰果业的日加工能力达到300吨。公司为当地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个,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年薪超过10万元,普通员工平均月工资在5000元左右。
2020年开始,徐小龙面向乡亲们开办了免费仓储和代理加工业务。乡亲们的脐橙熟了,可以运到龙丰果业的仓库去保鲜。1吨橙果通过产品初加工,只按增值800元计算,10万吨就增值8000万元。
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徐小龙非常喜欢《古今贤文》中的这句话。
19年来,徐小龙通过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遴选和培养了200名技术能手,像“种子”一样散发新宁县各地,在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一带十,十传百,造就了一支3000多人的乡土人才队伍,活跃在脐橙嫁接、修剪治虫、水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
2016年,新宁县月汉村脐橙合作社成立党支部,徐小龙接受组织委任担任党支部书记。他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与合作社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有机融合起来,在生产基地、加工车间、外销窗口等分别建起了党小组。党建引领,在产业发展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2018年,徐小龙抢抓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实施的机遇,捷足先登,让新宁脐橙走进了央视新闻等8个频道,并搬上了《星光大道》舞台
2019年,龙丰果业把村民不愿种、没劳力种的105.1公顷土地流转过来,让456名不愿在家从事生产的农民工腾出身来,有的进城办厂,有的开店当上老板,有的去了省外务工,有的在地方从事乡村旅游和康养产业,个个收入不菲
2020年来,徐小龙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在全国14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崀山脐橙营销窗口,使新宁脐橙的市场占有份额比5年前实现了翻番
“以橙为媒,结合崀山旅游文化,打造全国最大的脐橙供应商,带领崀山脐橙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徐小龙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