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资讯 一个60后隆回医生的回忆,那些童年的味道...

一个60后隆回医生的回忆,那些童年的味道...

隆回商业 2023/2/17 9:58:30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年逾半百,早生华发,鱼尾纹渐行渐深,经过的人和事也颇多,尝试过酸甜苦辣,体验了悲欢离合,看惯了人生百态,观摩过云卷云舒,一切如过眼云烟。但童年的趣味早已印记在大脑的沟沟回回里,深刻而难忘。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家的门前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天然的御用游泳馆,刚开始时就是通过“摸着石头打浮船”的方式学习游泳的,手抓住溪边的石头,双脚使劲地在水里拍打,多次锻炼后再慢慢地松开手,试探性往水里划动,很快就自学成才了。那时的溪水还很清澈,很适合小鱼小虾的生长,水流不大也不深,由于长期水流的冲洗,在溪流的拐弯处多半会有较深的水潭,平时水深约1米左右,发大水的时候会超过2米。清澈的溪水里可以看到自由自在泳动的小鱼、小虾等,有学名叫溪石斑的小巧玲珑的鱼,我们叫她“长力棍”,还有不知道学名叫什么的圆扁圆扁带点苦味的“丁板屎”鱼,它们常常给儿时的我们增加了许多次“打牙祭”的机会。为了改善生活,我们想到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捉拿这些小鱼虾,雨水季节,溪水涨起的时候,用罾或竹蔑笼去捞,偶有收获便惊喜万分,总要大声吆喝着,引来小伙伴们羡慕的眼光与惊呼声。干旱季节,便邀来一群“闺蜜”,偷偷从家中拿来烂脸盆、小水桶等工具来到小溪中,为了堵住上游的水流,有的伙伴勇于献身,毫无怨言地横躺在溪流中,再用泥巴等物塞满他身边的缝隙,确保截流成功。


其他的人赶紧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工具在下游舀水,眼看着溪潭里的水越来越少,小鱼小虾开始浮出水面,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赶紧从舀水的队员中分出几个来去徒手捉鱼。逮到一条小小的鱼虾就兴奋得不行,忙不迭地向其他人报喜,共同分享丰收的快乐。运气特别好的时候,还能捉到几条小鲫鱼、黄鳝或泥鳅,甚至小草鱼(草鱼应该是从池塘里溜出来的),那时便会响起经久不衰的笑声和呐喊声,截流者和舀水者的劲头会更加大……,仿佛这就是世界上最开心的事了。现在再回到老家的小溪边徜徉,小溪原来的弯弯曲曲经过“农改”之后已变得笔直平坦,溪底也布满了防止水流冲击的石块,很难见到溪中的“深潭”,没有这些藏身之所,鱼虾似乎也见不到了,溪流也变得平静了许多,没有了急流与漩涡,也没有小伙伴来溪水中游泳嬉闹,无法找到我们童年时候的影子了。乡民们在小溪中放养了许多鸭子,嘎嘎的欢叫声传向远方,好像是在宣告着时代的变迁和邅递。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童年时候家乡的山顶与水库成了我们尽情欢乐的公园,大约七八岁时就开始放牛,放学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到老屋对面的山里去放牛。那时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养一条牛,牛的主要功能是耕田和制肥,大人们说牛栏里的牛粪与草料混合在一起的肥料是促进庄稼生长的最好营养品,那时没有多少化肥,这种肥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牛就成了家家户户的宝贝,自然会得到格外的呵护和照顾,我们也成了家中的小功臣。早上得去放牛,牛吃了带露水的草似乎会长得更加健壮有力,因此,我们早上也就没有了睡懒觉的机会。放学后,又得赶着牛上山吃草,下午的时间比较充足,我们一群小孩在放牛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玩耍的时间,牛被放养在山林中,树林便成了我们竞赛的场地,最多的时候就是比赛爬树,看谁爬树爬得快、爬得高,“比赛开始”的命令刚一下达,几个小伙伴便光着脚利索地往树上攀爬,在裁判宣布“停止”的时候看谁爬得高就是谁取得胜利,那时的我们都很苗条,爬树很麻利,常常是几个人同时爬到树顶,比赛也难分伯仲,结果是互相伸出大拇指夸一夸自己,也夸一夸对手。天气炎热的夏天,水牛特别喜欢到水里打滚或者游泳,这时山脚下的水库就变得热闹非凡了,离家不远处有一个比较大的水库,因为水库堤坝对面有一个老庵堂(在文革中遭到破坏,基本上被全部毁坏了,后来才被修复),叫涌泷庵,所以水库就自然地被叫作涌泷庵水库。庵里主要供奉着我们祖祖辈辈的保护神,叫辖神都督,他是统管一切神灵的都督,儿时的我们只听大人们传说着他的故事,具体是什么大家也说不清楚,我们对神灵自然多了许多敬畏和远离,那时只能在水库里尽情地玩着。

夏天的水库格外让我们欢喜,因为牛需要降温,喜欢在水库里泡澡,我们也就有了到水库里游玩的理由与机会,大人们也不好责怪我们贪玩,现在回想起来,还真得感谢老牛给我们带来的福利与乐趣,有时躺在水牛背上,随着水牛在水库里逍遥,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享受啊!后来长大点读到“牧童横笛、遥指杏花村”之类的诗句时也庆幸自己曾经有过相似的经历与体验。时间过得很快,太阳快要落山了,牛也吃得饱饱的,玩得足足的,发出一阵阵“哞哞”的欢叫声,似乎在提醒我们该回家了,我们也累了,沐浴着金色的晚霞,带着满足,带着疲惫,顺势与牛结伴回家,有时还能啍几句断断续续的儿歌,别说有多高兴了。童年时的山中充满了孩子们快乐的笑声与身影,那是伴随我们成长、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希望的圣地,每每想起,后来还常有一种重上井冈山的冲动与激情。只是现在家家户户基本上不养牛了,因为化肥越来越多,耕田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牛失去了它以前的功能与作用,已经完全退化为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山上也是杂木丛生,原来的山路也少有人踩踏,早已不便行走,真是“大路不走早成窝”了!老家的孩子们似乎“少了”许多乐趣,放学后手机成了“标配”,我常常想,是我们的童年更快乐?还是他们的童年更快乐?我一时难以找到答案。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童年的记忆是单调枯燥的,也是丰富多彩的。看电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那时,农村没有电视,也很少有机会听收音机,农村的文艺活动很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静静地流淌。为了活跃农村的文化艺术生活,政府安排了放映员定期到各个村放映电影。一般每个村的村部或学校前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空坪或操场,这里便是放电影的最佳场地,在两颗树之间扯上幕布,坪中央摆好放映机,村民们自备凳子或者干脆站着、蹲着,也有直接坐在地上的,总之是一切准备妥当了,只等着放映师傅开机的动作,随着开机的动作,一束强光射向不远处的幕布,放映机上的轮子缓缓地滚动着,幕布上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图案与人物动作,加上配音及字幕,农村里的一场盛宴就开始了。大家屏住呼吸,双眼注视着屏幕,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小孩子们对京剧、黄梅戏这些电影不太喜欢看,总嫌演员一字一句地拖着长腔在唱词,心里急得不行,只希望放映机的轮子转快一点,但看到大人们津津有味地听着唱词,看着演员缓缓的动作,有的还在跟着演员摇头晃脑、“装腔作势”,乐在其中,而且放映机的轮子总是慢条斯理地转着,不遂我愿,也只好静静地挨着。我们那时最喜欢看的电影应该就是战斗片了,特别是打日本的片子格外让我们兴奋,当看到日本鬼子的飞机大炮出现时,不免为八路军捏上一把汗,心绷得紧紧的;当看到八路军痛打日本鬼子时,总会十分兴奋地大喊一声“好”!仿佛自己已融入了战斗当中。为了加深印象,我们都会追到临村或者更远的村去观看电影,早早地就打听到了下一个放映点,因为两个放映员中有一个是我的堂叔,所以这样的消息似乎也会知道得比较早,比较准确,有时在我们村放电影的时候他也会提前预告下一个放映点。因此,傍晚就开始向别的村集结,满怀期待地走着田间小路,天灰蒙蒙的,光线不好,有时回来时基本看不清路,只能跟着前面的人小心地走着,有时只能凭感觉去走,因为实在看不太清楚路况,一不小心就会一脚踏入泥田里,也管不了那么多,拔出脚来继续前行,因为前面的人不会等你,后面的人会不断催促。记得有一次我一脚踩入稀田里,一只鞋子粘满了泥巴,也只好拖泥带水的快速走动,一路上既心痛鞋子被弄坏了,又担心回家后遭到父母责骂,心情也由看电影时的喜悦变得忐忑不安起来。幸好我那时还有点“小聪明”,快到家门口时就蹑手蹑脚,尽量不引起大人们的注意,当然他们此时多半已鼾声如雷,既使我不这么聪明他们也不会发现我的秘密,为了以防万一,我还是很谨慎的。回到家门口,赶紧用清水把鞋子的表面清洗一遍,以便让它不会那么难看,我也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推门而入了,再美美的睡上一觉,希望电影里的情节在梦中重现。如今,电影随处可看,不再需要东奔西跑、南征北战地追剧了,但那种几百人聚在空旷的室外场地一起聚精会神地看电影的味道再也找不着了。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代在变迁,科技在发展,生活方式也在变化,回味童年,兴趣依然,给现在的我增加了更多的快乐。
文章作者:隆回县人民医院 刘龙池
来源:隆回商业


阅读 144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