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资讯 隆回高平镇上坪村三个“感谢”集中反映了上坪村贫困人口的心声!

隆回高平镇上坪村三个“感谢”集中反映了上坪村贫困人口的心声!

邵阳日报 2020/11/20 10:40:19

农网改造升级,“电亮”脱贫路。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习近平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11月5日上午,嘹亮的歌声在隆回县高平镇上坪村的山谷中久久回荡。正在该村走访的市政协副主席周晓红循声望去,原来是该村5组的杨才茂一边翻晒玉竹,一边扯起粗犷的嗓子高唱赞歌颂党恩。


杨才茂是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那时他一家三口“蜗居”在祖上分到的破旧房子里,仅靠耕种几分田土维生,生活十分拮据,儿子上学后更是愁上添愁。自从被纳为帮扶对象,一家人享受了易地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还加入了种植玉竹、罗汉果的三农合作社,日子越过越舒坦。


“感谢党,感谢习总书记,感谢扶贫干部!”杨才茂紧紧握着周晓红的手说。三个“感谢”集中反映了上坪村贫困人口的心声。


拉通“断头路”,铺就偏僻山村“致富路”。


扶贫后盾单位主要负责人深入上坪村走访贫困户。


因平均海拔达750米、被崇山峻岭环绕而得名的上坪村,是市政协副主席周晓红和市工信局、市就业服务中心的联点扶贫村。全村17个村民小组491户1877人,有10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40名贫困人口,有山林6728亩、农田834亩、旱土1380亩,人多耕地少,且多为砂土地质,频发山洪。村里的农作物、山塘、牲畜、住房屡遭地质灾害,往往是“春耕一大坡,秋收几小箩”。全村仅一条穿村而过的弯弯山道,也患上了“肠梗阻”,三条通组毛路全是泥巴路,村民出行“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该村无支柱产业,集体经济不但无来源,而且负债沉重,村民也较少外出务工,主要在有限的田土中刨食,村里40多岁的单身汉就有26个。


面对这个深度贫困的山村,自2015年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周晓红带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就业服务中心从走访调研和征求意见入手,确定了“四驾齐驱”的脱贫路径,以务实的作风,带领上坪人民拨穷根辟富路,交出了一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优异战贫“答卷”。


基础设施做强 刷新村落面貌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只有夯实了硬件基础,精准扶贫的步子才能更加扎实有力,同步小康才会由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经扶贫工作队多方努力,上坪村新修水圳水渠7000米、水坝13座,硬化河堤320米、河床50米,让334亩“望天田”旱涝保收;硬化了10.5公里通达自然院落的公路,扩宽了1.4公里的村道,打通了“断头路”,织密了村内循环的水泥路,88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夜间出行路;自来水安装入户,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吃上方便、干净的自来水;农网改造三次升级,解决了村民用电的烦恼;垃圾集中处理、旱厕改造和绿化工程改变了村容村貌;宽带全覆盖让村民建起了电商平台,“山货出山”有了便捷通道;新建上坪小学,让山里的孩子不用每天起早贪黑、翻山越岭地上下学;新建的村级服务中心让村民有了学习与休闲的场所……累计投入上千万元的硬件建设,使村民的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


产业带富做稳 奠定脱贫底气

再造产业发展体系,是该村持续稳定脱贫的关键。

扶贫工作队根据村内常居人口大多是老人和妇幼的实际,考虑贫困农户的致富意愿、致富能力等个体差异,选择了博农公司和农一新农业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作为技术指导,在上坪村发展了400亩玉竹、250亩罗汉果和200亩油茶。由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实行保底收购,参与种植的71名贫困人口,每年共增收约40万元。杨景华种3亩玉竹,年收入6000余元;杨爱民种1.5亩罗汉果,年收入3000余元。同时,对选择养殖产业的每个贫困人口进行“量身定制”,养殖猪、牛、羊、鱼、鸡、鸭、鹅等农产品的56名贫困人口,人均每年增收约3000元。


由于有固定的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又有适当的政策补贴,村民尤其是贫困人口发展种养殖业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从而确保收入稳定长期可期。


惠农措施做足 政策护航奔富

扶贫工作队通过对贫困户的集中轮训和入户阐释,使惠农政策无缝对接到每个贫困人口。截至2020年10月,该村贫困人口享受低保、兜底、助学、健康、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等政策性补贴累计达300余万元。


为加大帮扶力度,市工信局、市就业服务中心结合自身对企业信息掌握较多的优势,在组织劳务输出上下足功夫,变部门自身优势为脱贫攻坚的胜势,组织了295人次的劳动技能培训;召开了劳务输出洽谈会,让企业法人与贫困劳动力面对面签订务工合同。扶贫工作队精心筛选了就业岗位,并将招聘信息印刷成海报,供贫困人口和招聘方双向选择。同时,积极入户动员和介绍劳力外出务工,成功引导216名村民重返务工路或第一次走出大山谋发展。为解除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他们还在子女就学、农忙互助、落实政策性补贴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市工信局、就业服务中心紧盯贫困人口、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和生活困难群众,紧抓干部结对帮扶,用9条考核问责措施严督干部摸准贫困根源、找准帮扶措施、做实帮扶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严防致贫、返贫。周晓红和市工信局、市就业服务中心的主要领导除了自己结对帮扶贫困户,还坚持每月到村走访。周晓红以5条措施帮扶彭丙雄,时任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杨卫平,现任市工信局党委书记、局长谢益林,时任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局长金学华分别帮扶杨爱民、袁聪颖、杨常青等贫困户,均实现了稳定脱贫。后盾单位的班子成员每月以表格式排定时间入村帮扶、督导,纪检监察组不定期明察暗访,压实帮扶责任。


由于政策无缝对接,帮扶扎实有效,上坪村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1400余元上升至5000多元,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截至2020年10月,该村10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均为零,国家、省、市、县各项考核测评为优。


市工信局干部职工到上坪村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


?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勇刚帮助贫困户秋收。


党建引领做强 筑牢基层堡垒

为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建设一支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村党支部,压实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和帮扶责任,打造永不撤离的工作队,后盾单位和扶贫工作队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做好“学、做、改、推”四字文章加强基层党建。


突出“学”字,补足精神之钙。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双述双评”等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干部带头示范学、严格要求重点学、创新方式灵活学、瞄准问题针对学,完善制度常态学。突出“做”字,树立先锋标杆。在村内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和带头当先锋、带头作表率的“三亮两带”活动,对党员干部在落实上级部署、化解基层矛盾、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进行检验,在村里树立了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化解村内矛盾和帮扶贫困户成效明显的3名村干部标杆。突出“改”字,不断“刮骨疗伤”。对村“两委”存在的问题进行挂牌整改,让群众监督,限期销号,共整改了共性和个性问题13个。突出“推”字,强化责任担当。结合村情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不但使该村党支部始终保持了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攻坚态势,杜绝了“一脱了之”和“一兜了之”的思想,而且推动了村内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使该村计划生育、综治稳定、文明卫生、脱贫攻坚和党建工作先后获评先进。


在圆满完成上坪村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市工信局负责帮扶的文升村及托管的棠下桥村、侯田村、富家村、七家铺村和长铺居委会也如期实现了脱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市工信局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深入研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鼓作气,决战脱贫攻坚,坚毅前行,决胜全面小康,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邵阳工信力量。

阅读 440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