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资讯 ​故乡横板桥,隆回一个带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小镇

​故乡横板桥,隆回一个带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小镇

廖金求 2021/6/1 16:44:21

图片

故乡横板桥

作者:廖金求

横板桥,一个带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小镇。象许多乡下母亲给小孩取的乳名,朴素而又简单。横板桥,家乡方言又叫王板桥,以王为大,大概是家乡父老亲们对这片热土的一种眷恋,或者说是一种自豪惑吧。

横板桥,旧时属武冈州或武冈县,隶属于宝庆府。虽然在《武冈州志》上找不到横板桥过多的风土人情的介绍,但是从族谱或者是口啤相传的历史沉淀来看,确实这一带曾经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战场。失(石)家山、讨逆(好人)冲、大战坪、陈家寨、天龙山、白马山等等遗迹就是历史的见证。朱元璋曾在天龙山上题字"湖南第一山",以纪念他曾在此留下的丰功伟绩,正因为如此,这也是隆回(旧称龙回,天子曾来过的地方)地名的来源之一,马一鹰老师曾经在讲座中提起过。
图片
宋朝时,萧姓始祖一菊公从江西泰和迁往武攸茅坪(现茅坪院子),而1368年,廖颜氏始祖庆祥公由武攸(后称武冈)枇杷树落籍车田江,石燕戴氏从新化、汝南周氏从马坪、刘氏从荷香桥来横板桥。自此,萧、廖、戴、周、刘和其他姓氏一起,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们沿西洋江或罗横溪一带比邻而居,或依山傍水,村落林立、炊烟袅袅、淘米洗衣、相互扶持、共同发展,造就了横板桥今天的繁荣。而白马仙寺、萧一菊墓园等更被列为隆回县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开发过快。加之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的湖广填四川政策,大批的横板桥人远离故乡,去川贵滇等地开疆拓土,躬耕田亩,而这些远离故乡的先民们,往往也是川贵滇的始祖,为民族大融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譬如萧、廖、戴、周、罗等姓,在四川贵州重庆云南等地,都有上万或数十万人。清朝中期,曾国藩科举中进士后从洞口高沙过横板桥去十里山、高平。晚清重臣郭焘嵩(我国首位驻外使节),当时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去武冈征粮曾留宿横板桥,郭焘嵩的一首:"黄板桥南旧茅屋,夜凉支枕听涛声。"更成为作者对横板桥美好回忆的见证,当时正值冬天,作者在西洋江旁的客棧中睡觉时寒意重重,睡不着觉,只好夜凉支枕听涛声。而后,他又去了新宁,返回桃花坪时已鹅毛大雪。
图片
1935年12月,贺龙、萧克曾率红二军团过横板桥。1945年,中日雪峰山会战中日军曾从山门溃败后经横板桥而一去不复返。而上世纪的三线建设,更是把803等工程推向了历史舞台,尽管后来国际风云变幻,803等整体搬迁,但历史就是用来书写的,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来自东北、上海、广东等地的解放军叔叔,用他们的鲜血和汗水挥洒在横板桥这一片热土上。
图片
那么,为什么横板桥会成为兵马必争、国防建设、插标占田先祖们的落籍地呢?从地形上分析,横板桥属于雪峰山余脉,巍巍大山便有参天大树,而古时树木就是财富的象征。树能聚财,先民们把大树扎好后沿西洋江放排,一路直达汉口、益阳。兴旺时,益阳、汉口码头有一半都是宝估佬。而高山出好水,西洋江就象慈母一样,从白马山的涓涓细流汇聚而下,从木瓜山水库、苏河、碧山、醪田蜿蜒曲折便进入横板桥境内,她以宽阔、伟岸的胸怀滋润着沿河两岸的人们。
而横板桥,由于处在西洋江和横罗溪两河交汇处,又是湘黔古道交岔口,因此,商业便很快兴旺起来。传说蔡锷的父母曾在横板桥开过酒坊。大概也是因为这里水质好。而田野阡陌,地势开阔,田垄连片,更适宜种水稻。尤其是车田江这一带历来就是古武冈的粮仓。而丘陵山野之间,更适合种蜜枣、柑橘、水蜜桃、鹅梨之类的水果,戴家蜜枣曾畅销一时,树底冲鹅梨个大,养份足,近年来食客更是慕名而来。而由于土质肥沃,红薯、烤烟等农作物载种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横板桥粉丝久煮不糊,是上等佳肴。牛眠凼粉丝从明清起就外销周边地区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牛眠凼人一担红薯粉丝走洞口、,、绥宁等地,风餐露宿,吃得苦、霸得蛮。电商时代,车田江的粉丝发往长沙、广州等地,得到了众多美食家的一致好评。横板桥也是隆回的几大烤烟基地之一,每年,大量的烟叶从这里发往全国,也为当地剩余劳动力带来了收入。曾经,涧山窑上陶瓷远走四方,近年来出土了大量陶器。这也是横板桥历史的见证。
图片
由于横板桥人大都从江西迁徙过来的,因此,横板桥和洞口一道,被语言学家划分为赣方言片区。他们保留着江西的礼仪、风俗习惯。与隆回北面、桃花坪方言有差异,这也是地方文化的一个体现。

横板桥人勤劳、内敛、憨厚、不张杨。即使是"车田江出相公,神里院子死霸蛮,杂毛出起磨石潭"也只不过是句顺口溜,调侃而已。改革开放以来,更多的横板桥人从家乡走向了外面世界,或从商从政、或飘泊他乡,或在外建功立业。但不管如何,横板桥永远是他们的根。而这份乡愁,藏在记忆深处,流淌在白马山下、西洋江畔,或天龙山边、横罗溪旁,或白云深处、稻花香里、蛙声一片的田垄中……
一壶浊酒喜相逢,而故乡横板桥,都在这悠悠岁月中流徜,往事,都付之笑谈中。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感谢家乡的摄影高手)



图片

作者简介:廖金求,横板桥车田江人,高中(隆回十中)时曾任文学社长,喜欢诗和远方,也曾漂泊过,办过厂,开过店。现在隆回发展,有自己的经销商和客户群。经营范围:净水机、桶装水:古井山泉、和一山泉。年销量十万桶。



阅读 3561
分享到: